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217篇
科学研究   6篇
体育   102篇
综合类   30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在多年的太极拳教学过程中,本人通过总结经验探讨规律,创编了太极拳"四步曲"教学模式,即第一步先练"走"、后练"手";第二步先剖析、后学习;第三步先"粗"练、后"细"练;第四步先领练、后引导,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太极拳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2.
采用文献资料收集法、实地考察法,研究分析了畲族传统体育"打尺寸"项目的起源、形式内容.认为"打尺寸"运动项目已成为畲族人民喜爱的健身娱乐活动,并且所具有体育竞技、健身娱乐、教育、经济等多方面的功能,能为畲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3.
94.
胡适的文化思想中表现出了回归中国传统文化并认同其主体地位和合理价值的现象,这种文化“保守倾向”主要表现在:胡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充分肯定、对中国本位文化的认同及其对整理国故的情有独钟。“保守倾向”的形成与胡适早年所受的传统教育有关,与胡适的文化使命感和新文化运动期间及其后的文化争论也有着密切联系。胡适的文化观可以概括为:形式上“激进”而内容上具有“保守倾向”。  相似文献   
95.
论陈炽的发展进口替代工业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炽有发展进口替代工业思想主要体现在《庸书》、《续富国策》二书中,作为一个改良思想家,他认为应向西方学习,发展进口替代工业,以抵制列强侵略,减少外贸逆差,为此就必须引进、推广机器,并开搏览会以助其成;至于所要发展的工业领域,则主要有矿业、纺织业、轮船制造业、饮食业、百货业、机器制造业等等,其主次顺序为纺织业、百货业、饮食业优先。  相似文献   
96.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胡适是作为儒家传统的批判者而闻名于世的。然而人们常常忽略的事实是:胡适在早年与新儒学的接触中所得到的那些思想和见解对他的一生都是有着挥之不去的影响的。该文并不拟全面讨论胡适与新儒学的关系.只试图从胡适的自传这一新的角度出发揭示新儒学对胡适的影响以及胡适对此的态度。  相似文献   
97.
目的:验证6个月的新型太极拳康复方案干预是否可以改善老年女性膝关节炎患者的下肢肌力和动态平衡能力。方法:招募46名老年女性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太极组和对照组,进行为期6个月的实验干预。实验前后,通过等速肌力测试仪和动态平衡测试指标,测量所有受试者下肢肌力和动态平衡能力。结果:6个月前后,太极组下肢肌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动态稳定性显著性提高(P<0.05)。结论:新型太极拳康复干预可促进女性膝骨关节炎患者动态平衡稳定性,简易有效,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9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土壤与源泉。儒家伦理中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对于有效培育和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具体而言,孝悌忠信是培养公民个人层面核心价值观的基础,礼义廉耻则是构建国家与社会层面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99.
在传统文化领域里,目录学素有“显学”之称。由于种种原因,史学家司马迁在目录学领域至今尚无一席之地。本文以事实表明,《史记》是一部空前规模的隐性书目文献。《史记》中隐含着目录学的理论和款目组织:辨析先秦诸子学术分野,揭示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考镜诸子学术源流,历数著述及学术成就,并以“互见法”揭示文献内容。《史记》对《汉书·艺文志》产生了重要影响,两书都以国史平台展示图书文献,重视学术流派的辨析,重视图书层面的内在联系。司马迁为目录学的确立和发展做出了奠基性贡献。参考文献8。  相似文献   
100.
苏轼诗歌对整个金代文学影响颇深,文人作诗"大旨不出苏黄之外"。金元之际,"遗山接眉山",一代宗匠元好问在肯定苏轼诗歌的卓越成就之余,对其"俳谐怒骂""为风俗所移"之弊进行了指正。他的作品在诗风、诗理、诗句三方面表现出对苏诗的自觉承传,并通过复归传统雅正格调、革新长篇歌行体裁、注入历史反思精神完成对苏诗的发展,从而诠释了《论诗三十首》中雄浑、雅正、自然、创新等诗学主张,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